为什么会有这个公众号(原公众号)
date
Jan 20, 2021
slug
whygzh
status
Published
tags
公众号
summary
type
Post
终于从寒假的躺尸中坐起,
从漫无边际的拖延中挣扎着敲下这段文字
一直找寻一个能持续输出自我的渠道,
有了几次尝试之后,无奈,无果
想跟随时代的潮流,
期望通过视频,通过声音的方式来表达,
高昂的制作与学习成本和设备需求让我败下阵来。
果然,文字还是自己的得力干将,
而公众号,正是孕育这些文字的沃土。
让我们试着用产品的思维考量一下这个公众号,
这款产品解决了什么需求?
1.满足了我个人的创作欲
2.开辟了个人IP建立的渠道
3.让我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的同时,
让世界更好的了解我
4.能发现同好,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产品的定位是什么
先取悦自己,后服务他人
看官手下留情,浮夸的想抽自己.....
在我看来,如今的公众号文章已趋向饱和,
低质量的内容充斥着屏幕。
互联网,娱乐圈每每有大瓜降临时,每个拥有爆款文章的公众号都想从中分一勺瓜,同质化愈发严重,真正拥有独特观点的原创文章被淹没在这些所谓的爆款中
现阶段,当一个网络写手似乎能让自己经济独立,各式各样的写作培训班也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都抱着我写即我赚的想法,实际上,创作与利益并不挂钩,利欲熏心,创作亦如此。
所以,文章的调性与功利无关,与爆款无缘,没有读者也无伤大雅,并非所有的文章都是雅俗共赏。
最近把b站一个up主加为特别关注了——“老石谈芯”,他有一期视频让我坚定了创建这个公众号的决心,视频中提到了有关分享、输出的重要性
1.你不必是天才,你也有资格做分享
2.初学者也能帮助初学者
3.教给别人你知道的知识
4.把学到的东西藏在心里,
不仅是可耻的,而且是有害的
5.凡是不努力去分享的,必将会从我们这里失去输入与输出是相得益彰的,不要吝啬,勇敢的show your work
正如公众号的名字——“八五杂谈”,侧重在“杂”,我个人的爱好很“杂”,人也比较复“杂”,自然,文章也会很“杂”。精细化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资源枯竭,所以,不想让自己冥思苦想下一篇文章究竟要写些什么,那就让文章“杂“一些吧。
之前一直把这样一句话作为自己的签名:
“If I die right now, what would be known for "
也一直在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希望能借此公众号,记录自己存在的踪迹,记录存在的美好~
一般来说,我们都活得太投入,就像看电视看入迷一样,被外在世界的戏剧牵动着情绪和思绪,令我们动辄七情上面,暴跳如雷,悲从中来。
3.1 参数搜索:使用网格搜索、随机搜索等方法搜索参数空间以获得最优的参数组合。